Search


李旭彬-《災難風景》

刻意使用傳統的技法,在黑白暗房調出柔暖的畫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李旭彬-《災難風景》

刻意使用傳統的技法,在黑白暗房調出柔暖的畫面,嘗試著展現出來一個形式與內容互相取笑的災難風景。驅車駛過河床上的臨時便道,搶著要運出去的農產品,依舊與汛期對抗著。鋪在崩落土石上的柏油路,除了救災車輛與當地居民之外,多了光鮮亮麗的休旅車。原來,災難也只是一個風景。

台灣的山區,因為很多的歷史因素與文化經濟的衝突,長久以來一直有許多光怪陸離的現象。而這些現象隨著地球暖化造成的氣後異常,一一的讓我們提早去面對這些現象所造成的後果-災難。

此次創作題材將針對2009年88風災受創的楠梓仙溪上游,有原住民族、觀光資源、外來經濟作物,以及民宿過度開發的問題。不採用傳統的紀實攝影方式來呈現問題,以地形地貌本身的改變與景觀來訴說土地目前的狀況。

媒材的選擇以傳統的老式木架相機,使用4”x5”的頁式底片,並以黑白方式呈現。一方面借用攝影所天生擁有的證據力,客觀的描述災難在一年之後土地呈現出來的現況;另一方面使用傳統的黑白地景攝影技法,刻意將災難本身的氛圍抽離,讓影像在乍看之下變成一禎禎安靜的風景。再加上刻意經由傳統暗房的調色技法,讓黑白影像呈現暖調的灰黃狀態,讓時間變的老舊,讓一個一年的災難顯得古老。相對於新聞炒作的嗜血畫面,以及網絡傳播的瞬時性,古典的做法延長了災難的生命,消弭了災難的恐慌。只剩下,安靜的風景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推動雜技(特技、民俗技藝、魔術、馬戲團)產業工程。 推廣雜技哲學:沒有不可 能,只要我願意。 運用雜技跨界紀實電影,企圖呈現臺灣大綱式全貌,讓世界認識臺灣,並致力於兩岸深度了解、和平發展。
View all posts